「问题的提出」
工伤「私了」协议有效吗?
「法律解答」
根据情况而定。
工伤私了协议,顾名思义,应当以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为前提。
倘若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而受伤且不符合工伤主体责任原则的,或者劳动者受伤并不属于工伤,而是意外等其他情形导致受伤,虽然双方以工伤为基础作为赔偿协议,但也有可能因与事实不符,意思表示瑕疵等原因而导致无效或可撤销。
而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双方就工伤保险待遇问题达成一致的,并不一定完全有效。司法实践中,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赔偿协议是否在劳动者已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后作出。
签订时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意思表示瑕疵的事实
补偿是否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点,部分地方认为双方协议的数额总额低于法定三分之一以上的,可以认为过低。部分地方则认为倘若协议载明了各项赔偿内容以及金额,即便总额低于法定三分之一亦认为有效。
因此,倘若因金额问题而主张协议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要根据当地司法实践倾向作出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