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恶意变更法定代表人,法院不管该如何处理?
发表日期:2024-09-29 14:55:16发表人:安大法援
「问题的提出」
被执行人恶意变更法定代表人,法院不管该如何处理?
「法律解答」
对变更法定代表人是否属于恶意规避执行,实践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原因在于变更事项属于企业自助经营权的范畴,司法不应过度予以干涉,除非债权人能举证证明变更行为具有恶意。故而建议申请执行人仍需要与执行法官做好沟通工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着手说服法官,从而推进执行:1.关注变更时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是否存在已经资不抵债的情形,企业是否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且查无可供执行财产。2.了解具体变更的时间节点。譬如债务发生时间、诉讼立案时间、裁判生效时间、申请执行实践等几个重要节点。3.可以委托律师查询工商档案,了解并审查企业内部决策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4.可以考虑从新任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的地位以及身份入手,譬如是否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参与企业经营、入职年限、从事哪些工作等等。倘若,变更后的对象为普通职工、年迈老人、无关亲属甚至是下落不明的人,则有认定变更行为具有规避执行故意的可能。只有债权人的胜诉权益因被执行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而不能兑现时,才能认定其变更可能具有主观恶意性,譬如法定代表人并非实际控制人或股东和高管、变更前后的股权占比明显失衡。倘若上述证据充分,而执行法官拒不作为,此时可以考虑提出执行异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